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满级考古大师 > 三百六十三章 马桥文化

三百六十三章 马桥文化

三百六十三章 马桥文化 (第1/2页)

从周代到唐代,良渚所在的这片c型平原内,似乎都没有人再居住活动的身影了。
  
  而在周代文化层之下的第六层文化层,也来到了马桥文化层。
  
  这层是黄褐色的土,含有较多的黄色砂岩颗粒和少量炭屑,结构较粗糙。
  
  出土夹砂红、褐色绳纹陶片、印纹硬陶片,可辨器形包括夹砂红陶鼎、夹砂红陶罐、石斧、石镞、砺石等,另有少量石料。
  
  马桥文化是因这类遗存最早发现于上海马桥遗址中层而命名,1982年定名为马桥文化。
  
  从年代上来讲,马桥文化紧接着良渚文化,但文化面貌上截然不同。
  
  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承袭关系。
  
  马桥文化继承了少量良渚文化的文化因素,而且整类良渚文化因素在马桥文化中不占主导地位。
  
  研究成果表明,马桥文化来源于浙西南山地的原始文化,同时它还包含了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、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因素。
  
  对照中原地区的王朝序列,马桥文化的年代大致与中原的夏和商相当。
  
  毕竟不管是夏还是商,他们的核心统治区域,都没有包括江淮地区,当时这里还属于淮夷以及更南方的蛮夷所占据。
  
  在第6层下有少量马桥文化、良渚文化时期的遗迹,主要集中于探沟的西部。
  
  探沟的中、东部即为坝体的堆积层。
  
  挖到这里,已经可以看到坝体了。
  
  根据堆筑方式的不同,可将坝体堆积分为上下两部分,上部为分段或分块堆筑而成,下部为统一分层堆筑而成。
  
  什么意思呢?
  
  就是这条大坝,并不是一气呵成的,而是一开始先在下面堆筑了一条可能四五米高的台基,然后再在上面一段、一段的堆高,最终才堆筑成这样一条十几米高的大坝。
  
  至于为什么五千年前的筑造过程,陈翰他们还能看得出来。
  
  当然是因为不同段的大坝,用的泥土和土色是不一样的。
  
  最上部由左向右四段堆积情况不同。
  
  第一段为黄褐色黏土,夹黄、红色土块,土质致密且较纯,堆筑较平,块状堆积,厚1.2~1.7米。
  
  第二段为红褐色黏土,夹褐色土块,少砂粒,含少量炭屑,土质致密,块状堆积,厚约1.15米。
  
  第三段为黄褐色土,夹大量粗砂粒、红褐色土块,土质较硬,西薄东厚,块状堆积,厚0.5~1.2米。
  
  第四段为灰褐色黏土,夹紫色土块,土质致密且较纯,块状堆积,西薄东厚,厚0.18~0.5米、
  
  根据叠压情况可以判断,该层土块系从东、西两侧同时向内堆筑而成。
  
  任何人类活动或者说建筑留下来的痕迹,都是可以通过这些痕迹,抽丝剥茧的还原出原本的建造过程的。
  
  因为只要是人为做下的事情,不同时间,不同材质,甚至不同手法,留下来的痕迹都不一样。
  
  哪怕只是一点土层颜色的不同,使用材质的不同,就已经完全够让考古学家们,还原出其原本的样子了。
  
  不过,这必须得是专业的土质结构学,田野考古学的顶尖专家们,才能够弄清楚的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:皇上,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